栏目导航

将军信箱

将军通信地址

北京市复兴路26号

邮编100851

 

 

 
军中儒将漫谈10位百岁开国将军
第二篇
萧克上将 现年101
四个“唯一”书传奇 文韬武略写风流
在57位开国上将中,萧克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位。他首先是一位战将,同时也是一位儒将。他集将军、军事教育家、学者、作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这在古今中外的将军中都是极为罕见的。我们可以用四个“唯一”来大致概括他的丰功伟绩和养生之道。第一个“唯一”,他是唯一一位在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三个方面军高级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第二个“唯一”,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开国上将;第三个“唯一”,他是唯一一位用讲故事来阐述自己养生之道的开国上将;第四个“唯一”,他是全军唯一健在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开国上将。
他是唯一一位在红军时期先后担任过三个方面军高级领导职务的开国上将
萧克,湖南省嘉禾县人,1907年7月14日出生。1925年初,毕业于嘉禾县甲种简习师范学校,随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任国民革命军第24师指导员、连长,跟随叶挺的“铁军”参加北伐战争。他英勇善战,初露锋芒。
1927年6月间,北伐军回师武汉,萧克随部队进驻九江。同年8月1日,他参加了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听到这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声枪响,作为刚入党不久的新党员,他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
在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10年土地革命战争中,萧克从一位英勇善战的基层指挥员,成长为文武双全的高级领导干部。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萧克一直紧跟“朱毛红军”,转战南北,屡建战功。他先后任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红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
1932年,萧克奉命离开独立第五师,调任湘赣苏区第八军军长。此时萧克刚满25岁。尽管年纪很轻,还长着一张娃娃脸,但已身经百战,在他看似柔和纤弱的外貌里,蕴藏着一种坚忍不拔的惊人力量。萧克担任红八军军长时,遇上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他成功地指挥部队打了十多次战斗。1933年8月,萧克出任红六军团军团长,他的搭档、担任军团政委的就是另一位猛将王震。1934年,萧克等率领的红六军团,与任弼时等率部西征和贺龙率领的第二军团会合,参与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这支部队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随后,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红二、六军团及红三十二军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关向应任副政委,萧克任副总指挥。萧克是当时方面军最年轻的高级领导人。
1936年9月,朱德总司令亲自找萧克谈话,提出根据形势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让他到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担任军长,接替身患疾病的王树声所担任的职务。他二话不说,坚决服从命令。就这样,萧克离开了生死与共已四年之久的战友们,离开了红二方面军,前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报到。10月20日,他赶往红第三十一军军部任职。两天后,率部在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在陕甘宁的大会合,标志着长征宣告胜利结束。在红军时期,在长征途中,萧克先后担任过红一、红二、红四这三个方面军的高级领导职务,这在我军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位。
新中国成立后,萧克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军政大学校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领导全军军事训练和军事院校建设,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他是唯一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开国上将
萧克的文化功底深厚,他文武兼备,笔耕不辍,是我军著名的儒将,曾被来华访问的斯诺夫人称赞为“中国的军人学者”。
早在抗战初期,在铁与火的战争环境中,萧克就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罗霄军》,虽然其间断断续续,写写停停,但他却始终不殆,初稿写成后,还曾先后四次修改。这部浸透他心血的书稿,在战争年代曾两次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更使这部书增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关于创作这部小说的初衷,萧克曾向人们深情地表述过。
萌发创作这部小说的念头,是在西安事变之后,当时他率领部队由甘肃进军到陕西三原地区,弄到一本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支的小说《铁流》,他一气儿读完了。这部书描写的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支俄国工农武装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逐步锻炼成为一支有纪律的革命队伍的故事,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工农红军极其相似。特别是书中塑造的苏联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使萧克为之激动不已。
萧克由此想到,我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比他们深远,不仅应该写出中国的《铁流》来,而且应该写得比《铁流》更丰富、更生动、更精彩。于是,他就开始了小说《罗霄军》的构思。
到1939年,这部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罗霄军》初稿终于完成了。此时,萧克是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员。《晋察冀日报》总编辑邓拓同志阅读了书稿,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经历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萧克就再没时间和精力去想书稿的事了。这一放就是二十年!令萧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部没有问世的书稿竟然给他招来了横祸。在1958年批判“教条主义”的运动中,小说初稿成为他的“罪证”,被拿出来批判,而且上纲上线很高,使人匪夷所思。
又过了27年,到1985年底,萧克从第一线退下来之后,在妻子蹇先佛和朋友们的鼓励、催促下,他取出原来被批判用的书稿开始修改。动笔前,他曾作了这样一幅对联用以自勉:
雕虫半世纪,今再操刀,告老不惜老;
戎马六十年,乐得解甲,赋闲再难闲。
萧克把对联写好后,挂在工作室。经过一年多的认真修改,书稿终于付印了,定稿时书名改为《浴血罗霄》。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小说《浴血罗霄》由解放军出版社如期出版。一部小说从动笔到出版,历经50余年,作者从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到年逾八旬的老年人,不禁令人感叹、思绪万千。正如胡耀邦同志阅读《浴血罗霄》后赋诗云:“寂寞沙场百战身,青史盛留李广名。夜度将军罗霄曲,清香伴我到天明。”
这部小说出版后,好评如潮,影响深远。1991年3月11日,《浴血罗霄》荣获第三届(1985—1988)茅盾文学奖。一个开国上将,不但身经百战、功勋卓著,而且勤于著述、获此殊荣,这不仅是萧克将军一人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军的光荣。须知文坛上一些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勤勤恳恳写作一辈子,对茅盾文学奖也是可望而不可及。而一位戎马一生的开国上将,却荣获了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奖项,这的确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萧克的书法也颇具功力。二十多年前,他曾书赠我一帧条幅,上书八个大字: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八个大字,不也是萧克历时五十余年、写出传世之作顽强毅力的生动写照吗!
他是唯一一位用讲故事阐述自己养生之道的开国上将
一些老人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往往有这样两种说法:有的归纳那么几条,有的则声称“养生无道是有道”。而萧克却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他用讲故事阐述自己的养生之道。
有一次,一位晚辈冒昧地问萧老:如果从“山头”讲,您是一个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如果从资历讲,您1925年入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55年仅给你授予上将军衔,而比您资历浅的人却授予了大将军衔。您当时心理平衡吗?
萧老没有直接回答,他望着这位晚辈反问了一句:你知道“大树将军”的故事吗?
见年轻人摇头,萧老就起身找出《辞海》,让他查“冯异”这个词条。然后,萧老意味深长地说:“东汉初年的时候,刘秀麾下有一个叫冯异的将军,曾在河北一带参与消灭王朗割据势力。大功告成之后,众将并坐论功行赏之时,他却退避树下读书思过,军中因此称他为“大树将军”。刘秀即位后,他被封为阳夏候,任征西大将军,后战死沙场”。
说完这个故事,萧克就不再说话了。这位晚辈顿悟:古人尚能如此,何况像萧老这样的老一代革命家呢!
诸葛亮有两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身心健康“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萧老讲的故事说明,淡泊名利,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他是全军唯一一位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开国上将
萧克从1925年参加北伐战争、加入中国共产党,到现在已经82年了。从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到现在也已经80年了。开国元帅、大将都已作古,开国的57位上将,已有55位去世,现在健在的只有吕正操和萧克两位了。而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的开国上将,就只有萧克一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萧克的确是德高望重、名副其实的“国宝”。萧老所经历的一切,是我们这一代人和以后的人们再也不可能经历了。萧老的丰功伟绩,令我们高山仰止。萧老面对功名、荣辱、职位的态度,和他的养生之道,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
 写于2007年11月2日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6号

版权所有 田永清将军网  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