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将军信箱

将军通信地址

北京市复兴路26号

邮编100851

 

 

                   
未能中兴反亡国
____《魂断煤山》序
现在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部《魂断煤山》,是长篇历史小说的节选本。
今年五六月间,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将他和《李自成》的责编之一王维玲同志合作完成的这部节选本书稿交给我,嘱我抽空读一读,提提意见,然后写一篇序言。并特别嘱咐我以《李自成》的忠实读者、姚老生前友好和职业军人这样三重身份,以新的视角来谈谈《魂断煤山》,这对帮助读者阅读这部节选本,进而了解《李自成》全书,可能有所裨益。
拜读《魂断煤山》书稿,重温《李自成》的部分精彩篇章,享受其小说艺术之美,感悟崇祯亡国自缢的历史教训,我当然极乐意为之,但让我作序,可就真的犯难了。
姚老是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他的大作《李自成》是皇皇巨著、历史画卷、悲壮史诗,可谓博大精深、撼人心魄、影响深远。由我这个退休老兵作序,无论是职业、年龄,还是学识、名气,与姚老都极不相称,故实不敢当,再三推辞。但在海天的盛情之约下,我只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试着写作这篇序言。
的确,我是《李自成》的忠实读者,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李自成》第一、二卷一面世,我就和众多读者一样争相购买、爱不释手、昼夜阅读,从中得到莫大的读书乐趣,汲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也常常陷于对明末风云变幻历史的沉思之中。
因对《李自成》的喜爱,对其作者自然也十分敬仰。记得是在19878月,在友人冯天瑜教授的引见下,我有幸结识了姚老。之后,我与姚老交往日频,成了年龄悬殊、职业迥异的忘年交。在多年的交往中,姚老的学识、学风和人格、人品,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诲、启迪和影响,老人家的确是我的良师益友。
姚老生于1910年,卒于1999年。他从19岁开始发表小说《两个孤坟》,到逝世前完成《李自成》第45卷,文学创作生涯长达70年之久。他一生著作甚丰,成就斐然。他早期创作的《差半车麦秸》、《牛全德与红萝卜》、《春暖花开的时候》、《长夜》等中长篇小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中老年创作的《李自成》,则是其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代表作。
我们很多人熟知姚雪垠的大名,多是从争相阅读这部大作开始的。姚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部大作所奠定的。姚老的这部大作,追求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气势恢宏,结构严谨,色彩缤纷,波澜壮阔,颇具中国风格和中国气魄,它百科全书式地展现了17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全书330余万字,历时42年完成。《李自成》的规模之大,创作时间之长,反映生活之广,刻画人物之多,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都是极为罕见的。《李自成》以多方面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贡献享誉中外,被公认为是“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的填补空白之作,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生前曾对《李自成》的创作给予过直接的关心和支持,作出过重要指示和批示,并对《李自成》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这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将被人们永远传诵的佳话。
大家知道,毛泽东谙熟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他本人也是写文章的大家,但他一般不看当代人写的小说,可他对《李自成》却情有独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不久,他就曾对王任重同志这样说:“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分上下两册,上册我已看了,写得不错。”1975年,姚老在“四人帮”的严重干扰下,无法继续创作《李自成》以后各卷,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上书毛泽东,由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邓小平转呈。毛泽东很快作出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写《李自成》小说二卷、三卷至五卷。”
19778月下旬,复出不久、日理万机的邓小平,在听取文艺界领导同志汇报工作时,专门谈到了《李自成》,他说:“《李自成》第一卷写得很精彩,可以说无懈可击。第二卷能写到这样的水平,也是十分难得的。听说他在写第三卷,不知第三卷怎么样?”
《李自成》在小说结构、语言艺术、民族风格、语言追求以及历史科学与小说艺术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探索和成就,也得到了多位大师级著名人物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李自成》中对刘宗敏和李信等人物的评价与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观点相违,为此,姚雪垠写信和郭沫若商榷,郭老回信说:“我完全赞成你的观点,祝贺你的成功,感谢你改正了我的错误。”
姚雪垠与文学大师茅盾围绕《李自成》的创作,来往书信达73封之多。茅盾对《李自成》总体评价极高,特别赞赏姚老描写的战争场面,“脱尽《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传统写法,疏密相间,呼应灵活,甚佩、甚佩。”
明史权威吴晗这样评价:“我认为《李自成》绝不在《水浒》之下,甚至比《水浒》还高。如果拿它同《三国演义》比较,我看它也超过了《三国演义》。因为罗贯中的作品,既没有写生活,结构也不完整。”
美学大师朱光潜这样评价:“作者对明末历史背景有充分的掌握,博学多闻,胆大而心细,文笔朴素而生动,《红楼梦》以来,还少见这样好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吸收了西洋长篇小说的写法,而又植根于民族土壤。”
作家是主人,读者是上帝,社会是裁判。评价一部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一是看它能否经得住读者的考验,二是看它能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据出版社统计,前些年《李自成》前三卷(八册)先后印发了400余万套,总计3200多万册。当时广大读者连夜排队购买,争相传阅,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可见《李自成》在社会上反响之强烈。现在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李自成》作为传世之作,仍然不断再版,广泛流传于众多读者之中。
《魂断煤山》节选于《李自成》五卷本的前四卷(10卷本的前8卷),全书分为18个单元49章,约75万字,接近《李自成》全书的四分之一。由于内容侧重和结构、人物的变化,该书与《李自成》相比,在主线、副线的安排与叙述上,亦随之有所变化。原书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主线,以崇祯皇帝和满清崛起为两条副线。而此书则以崇祯皇帝为主线,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的崛起为两条副线。该书反映了崇祯皇帝内忧外患的宫庭生活、明朝末年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提示了农民起义军为什么由低潮到高潮蓬勃发展进而推翻朱明王朝,一心成为“中兴之主”的崇祯皇帝为什么成为亡国之君,满清为什么迅速崛起入主中原进而统一全国,从而改变了中国近300年的历史,这样一些历史的真实面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的经验教训,都在书中真实地、恰当地、艺术地作了反映。本书严格按照原著节选,在不影响原著小说艺术的原则下,为紧扣全书主旨和各章节的衔接与照应,便于读者阅读,尽管对节选章节的个别地方作了删接、补叙等技术处理,对原来个别的单元之名也略有改动,但读起来有一种恰到好处、天衣无缝之感。没有看过《李自成》全书的读者,很可能感觉不到这是一部节选本。
《李自成》是一部内容丰富、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悲剧,在大悲剧中又包含许多小悲剧,崇祯之死和李自成之死是其中两个最大的悲剧。崇祯和李自成互为主要对手,又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悲剧典型。尽管他们代表的阶级不同,环境不同,性格迥异,但姚老却以他的生花妙笔,把这两个主要典型塑造得犹如双峰对峙,各臻其妙。对于崇祯这个地主阶级的总代表、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姚老并没有采取简单化、漫画化的写法,而是依据历史的真实,用现实主义的方法,生动、细致、深刻地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崇祯不是生活放荡、不理朝政的皇帝。他的勤政,在明朝永乐以后的历代皇帝中所仅见。特别是他与那个沉湎酒色、20年不理朝政的万历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这样一位皇帝,姚老描写了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的思想感情,包括他的七情六欲,以及他对将相、后妃、子女、亲友、太监等各种人物的态度。既描写了他忧心国事,苦撑危局,事必躬亲,励精图治,宵衣肝食,一心想做“中兴之主”的一面;又描写了他沽名、诿过、轻信、多疑、善变、专断、暴躁、狠毒、残酷的一面。唯其如此,这样的描写才显得是真实的、可信的。
还应指出的是,这部书在突出主线的同时,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明朝、满清政权、上层各派政治势力以及农民起义军等方方面面的情形,以细致的笔触描摹了从宫庭到山野、从北京到外地、从官军到义军、从关内到关外的风土人情、典章礼仪、衣冠服饰、饮食起居、作战场面等等,而且这些方面的描写不是生硬地解说,而是有机地融化到情节描写之中,或作为时代氛围的点染,因而是生动的、形象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过去一些人在谈论国运兴衰成败时,往往发出这样的疑问:天乎?人乎?人乎?天乎?其实一个朝代的兴亡,既在于人事,也关乎气数,这二者往往是兼而有之的。所谓人事,指人为的主观因素;所谓气数,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和客观规律。
对于崇祯的亡国,史书上分析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客观原因,即大势已倾,积习难挽。明朝的灭亡,是其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等各种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决非一时所致,一人所为。这种大势所趋,不是任何一个渴望中兴的皇帝所能挽回的。崇祯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国事日非的背景下黄袍加身的。这位年仅18岁的年轻皇帝,既要“攘外”,又要“安内”,他所采取的基本政策,和中国历代统治者在面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时的态度如出一辙,即“攘外必先安内”。崇祯在位的17年间,明朝一直陷于对内对外两面作战的困境,兵力不足,粮饷枯竭,将不用命,士无斗志,纪律败坏,要挽救这种局面实无良策。崇祯虽然有心中兴,但却无力回天。二是主观原因,崇祯在治国方略和用人方面的各种失误,对于明朝的灭亡也难辞其咎。崇祯登基之后,开局还算顺手,加之铲除魏忠贤阉党集团大得人心,一时间竟有了“英容中兴之君”的美誉。但他却像昙花一现、流星一闪那么样,耀眼一刻之后便光彩不再了。明朝从洪武以来,历代皇帝都对文武百官寡恩,用着时倚为股肱,一旦翻脸就抄家灭门,到了崇祯时更是变本加厉、大开杀戒。他十分轻率又十分残酷,不但走马灯似地不断更换大臣,而且对大臣毫不容情,说廷杖就廷杖,说杀戮就杀戮。据粗略统计,他在位17年,共任命、更换过50个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副宰相),由此可见其用人轻率之一斑。后来由他杀戮的相当于首辅的内阁大学士2人,他直接下令杀死的总督7人,巡抚11人,被迫自杀1人。被他利用特务手段抓进监狱里关押、殴打、间接逼死、自杀或判刑、流放的巡抚、尚书、侍郎多达数十人。他一方面严禁后妃干政,另一方面却又荒唐地利用太监监军,使身处一线的将领多受桎梏。他利用东厂、锦衣卫这一套庞大的特务系统,进行暗无天日的恐怖统治。他一方面为杜绝前代外戚干政之弊而不让皇亲国戚在朝中担任官职,另一方面又在宦官中选拔亲信,培植鹰犬,至使宦官人数急剧膨胀,到他末世来临之际,宫中宦官总数多达10万之众,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高纪录。崇祯这样做,无异于灭己锐气,长人威风,自毁长城,以至造成人人自危、不敢任事、宦官专权、众叛亲离、有君无臣的局面,难怪此后义军进北京和清军兵锋所至,就如入无人之境了。
姚老把李自成进京与崇祯皇帝之死交织在一起描写,一方面写气势磅礴、踌躇满志的李自成率师势如破竹攻击北京,一方面写崇祯在李自成破城前的惶恐、悲愤、幻灭、绝望等错综复杂的心理,写得扣人心弦、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李自成破城后,崇祯急令传各部大臣进宫,但却无一人应召,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这时慌乱无奈中崇祯下旨后妃自尽,亲手劈杀公主和幼女,最后只有心腹太监王承恩一人陪伴他自缢于煤山(今景山)脚下一颗老槐树上。姚老把明朝的灭亡和崇祯之死的悲剧气氛、悲剧环境、悲剧效果写得真实强烈,把悲剧的深刻性和文学的典型性融化为一体,不仅把李自成进京和崇祯之死的艺术水平推向了顶峰,而且成为全书的高潮。至此,《魂断煤山》戛然而止,而留给读者的印象,却刻骨铭心、回味无穷。
《李自成》接下来的故事众所周知,这里不妨再简述几笔。李自成进京是其事业的顶峰,也是他跌向深渊的开端。崇祯自尽,明朝灭亡,在李自成走向辉煌胜利的同时,由于战略、政策上的一系列失误等原因,导致山海关惨败,回到北京,匆匆登基,旋即退出北京,从进京到离京仅有短短的42天,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此前此后表现了天壤之别的转变,由此前所向无敌变为一触即溃,一路节节败退,以至撤离西安,败退豫鄂,最后单人独骑牺牲于湖北省通山县的九宫山上,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英雄。
行笔至此,我的耳边忽然响起了毛泽东那句振聋发聩的6字名言:
“绝不做李自成!
掩卷沉思,回想我曾多次去景山公园游览的情景,每次去那里,我总要到煤山脚下去寻找崇祯上吊的那棵老槐树,在那里驻足良久,感慨颇多。有一次我忽发奇想:槐树的这个“槐”字从“木”从“鬼”,而槐树上常常挂着一种虫子,那名字就叫“吊死鬼”。由此我想,莫非这个“槐”字专为崇祯而造?这棵槐树专为崇祯而生?当然,我这只是望文生义、浮想联翩,未免有点浅薄可笑。但这时,我的耳中忽又响起了另一种声音,那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大,仔细倾听,也是6个大字:
“切勿学朱由检!”
 
 
 
 
 
 
 
20069月上旬写于北京圆梦园鸡鸣斋
(序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原兵种部政委、少将)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6号

版权所有 田永清将军网  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