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将军信箱

将军通信地址

北京市复兴路26号

邮编100851

 

 

田将军灯下漫笔系列之201706期

      一则官箴的来龙去脉

/ 田永清

 

    20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无极县的一位乡友送我一帧装裱好的拓片,上面书写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落款为“嘉靖三年冬十月朔无极县知县阙里郭允礼节之书”。

仔细品读这则言简意赅、振聋发聩的官箴,倍感“公”和“廉”二字道出了为官之要。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遂将这官箴拓片作为座右铭端挂在办公室的墙上。

    撰此官箴的郭允礼是何许人也?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新编《无极县志》。上面记载:郭允礼,字节之,明代山东曲阜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任无极知县。此人天性淳厚,处事谨慎,为官清廉。曾于嘉靖三年(1524年)在县衙题写此官箴,镌刻于石,传之后人。

    近五百年过去了。当年的县衙已不复存在,而那块官箴石却保留了下来,现珍存于无极县郭允礼勤廉文化中心。多年前,我曾在那官箴石前伫立良久,思绪万千。

    河北省无极县是我的故乡,自古被称为“三等小邑”,没有什么名声。但在一段时间里,这则官箴名言屡见报端。遂之,故乡的名声似愈益升温。离开故乡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则官箴的偶然发现和广为流传让我每每激动不已。

    这则官箴的出处,可谓众说纷纭。这进一步引发了我的兴趣,忍不住寻根究底。

    收藏官箴拓片约一年后,我到古都西安出差,利用闲暇时间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的名碑很多,有限的几个展室,哪能容得下众多碑刻?所以,汉唐名碑可以进屋,王羲之、王献之作品可以进屋,但明清尤其是清代的许多碑刻只能在外任凭风吹日晒。在众多碑林石刻中,有一块让我眼前一亮,上面赫然刻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这怎么像极了无极县的官箴石碑呢?仔细一看,发现略有不同。其中两句话的顺序以及“慢”“欺”两字的位置不同。次序虽变,其义基本相同。

    我又仔细阅读了这块碑刻侧面的两则小字跋文,足有一百多字。我还特意询问了讲解人员,又购买了有关资料。

    回到住地后,经过认真研读,我终于搞清楚了这则官箴名言的来龙去脉。

    据第一则跋文记载,开始是明代一位叫恭定年的官员,在“抚治东藩”(明代中叶时称台湾为东藩)时刊刻此碑,“以儆于有位者”。继而明代一位自称“贞庵主人”的地方官,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刻“以自儆”。

    据第二则跋文记载,清代颜希深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作跋,文中清楚地写道:“明孝宗时,贞庵主人为州牧,曾勒石自警。余不敏,典守是郡,偶于科房破壁中见之,心有所会,因移置署侧之西轩,以当座右铭,后之来者,宁勿有感于斯箴?”

    据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同志介绍,现存的这块官箴石碑,于道光四年(1824年)重刻,由延榆绥道台颜伯焘跋文,长安令张聪贤铭文,书体为正楷,石长209厘米,宽83厘米。张聪贤生平不详。颜伯焘系嘉庆进士,颜希深之孙,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任闽浙总督时,反对琦善卖国投降,积极备战。是年8月,英国30多艘军舰进犯厦门,他督师抵抗,击沉英舰1艘,击伤5艘。后因厦门失守,颜伯焘被革职。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郭允礼所书官箴比明代的恭定年显然晚得多,比后来的“贞庵主人”也晚了20多年。西安官箴石碑的跋文中,只说恭定年在“抚治东藩”时刊刻,但并未说明他是引用前人之语,还是他自己所言,所以我们也不敢断言其属最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郭允礼所题官箴,是他所“书”,而非他所“撰”。当然,无论是郭允礼的官德,还是他为这则官箴得以流传所作的贡献,都值得肯定。

    从流传的时间看,这则官箴传世已近六百年;从流传的地域看,至少是南至福建、台湾,北至河北,东至山东,西至陕西;从流传的官员看,至少是从知县到总督,且多有作为。

    世事沧桑,时代更迭。一则短短的36字官箴,流传之久、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这对当今为官者仍有重要借鉴价值。

吾以为,为官者都应把这则官箴奉为座右铭,倘若照此践行,就可能成为一个受人拥戴的清官;若不如此,就可能成为任人指斥的贪官。

(作者系原总参谋部兵种部政委、少将)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6号

版权所有 田永清将军网  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