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将军信箱

将军通信地址

北京市复兴路26号

邮编100851



 田将军灯下漫笔系列之2015年第2期

春节说“福”
文/ 田永清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比如,祭祖,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放爆竹,互相拜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等。
有道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除夕又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不远千里赶回家来,全家男女老少团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通宵达旦,其乐融融。

在这篇短文里,我无法尽述春节丰富多彩的习俗,只想简单说一下与“福”字有关的问题。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福”字寓意福气、福运,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为更好地表达这种向往和祝愿,有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对于春节倒贴“福”字,前些年曾有人发表文章,明确提出,“福”字倒贴是有悖审美习惯的事,不能因为民间有讨“口彩”的说法,就认为倒贴“福”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这位作者还提及,全国很多地方,不论是民宅小院,还是达官府第,所有镶在墙上的木雕、砖雕、石雕的“福”字都是正的。为老年人祝寿,经常写“福禄寿”或者“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里的“福”字也都是正写的。

读者如果问我,春节时“福”字正贴还是倒贴?我可以明确回答,我的习惯是“正贴”。

其实,与这样的争论相比,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清楚什么是“福”,怎样才能有“福”。

“福”,祐也。从“示”“畐”声。“示”是祭台的象形,“畐”为盛器。把礼器放在祭台上,是祈祷福祉的仪式,“福”为福气、福运。还有人这样解释“福”字,“示”是祈祷,“畐”由“一”“口”“田”组成。“一”表示每一个人;“口”为进食器官,表示口腹之欲;“田”指田地、房产。祈祷人人有饭吃,有田种,有房住,衣食无忧,就是“福”。这是漫长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一般民众的企盼。
何谓“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答案。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扩展开来讲一讲。

据《尚书》记载,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是指命不夭折而且寿数绵长,“富”是指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指身体健康而且内心安宁,“攸好德”是指心性善良而且顺应自然,“考终命”是指安详离世而且饰终以礼。我认为,古代关于“福”的这五条标准,今人也可借鉴。

近读清朝名士张潮论读书的文章,他在文中也提出了关于“福”的五条标准:一是“有工夫读书谓之福”,二是“有力量济人谓之福”,三是“有学问著述谓之福”,四是“无是非到耳谓之福”,五是“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我认为,张潮提出的这“五福”比《尚书》上讲的“五福”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没有较高素养的人,没有一定条件的人,要想做到这“五福”,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0世纪80年代的随笔集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幸福观:微小但确切的幸福。时隔30多年,“小确幸”的幸福观为很多人知晓并接受,成了快节奏网络时代人们寻找心灵宁静的避风港。我并不反对这种“小确幸”的幸福观,但我同时也认为,这种幸福观毕竟是属于个体的、微小的。而我们所追求的,则是属于全国人民共同幸福的大幸福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满怀激情地说: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十个更”,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比古人和外国人提出的这样那样的幸福标准和幸福观,要伟大得多、广泛得多、深远得多。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做到“十个更”。你、我、他,我们大家,全国各族人民,都会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作者系总参谋部原兵种部政委、少将)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6号

版权所有 田永清将军网  备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