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将军信箱

将军通信地址

北京市复兴路26号

邮编100851

 

 

 

 

学习领袖题词  理解雷锋精神

田永清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揭开了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序幕,开启了一场影响新中国历史走向、塑造全新国民性格的伟大实践。半个世纪过去了,学雷锋活动虽然产生过一些曲折,但总的趋势还是发展向上的。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的题词,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19633月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的19人次,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委员以上的25人次,元帅、大将、上将21人次,省军级共220多人次。2012年,世界吉尼斯纪录通过了“雷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最多的士兵”。

领袖人物的题词,精神是一致的,又是各具特色的。重温领袖的题词,可以加深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一)毛泽东题词,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其实,早在19626月,毛主席就知道了沈阳军区有个好战士叫雷锋。据《解放军画报》2000年第10期第12页中李雪梅撰文《解放军画报与雷锋》说:“ 1961年1月16出版的第2期《解放军画报》,一篇《苦孩子好战士》的报道,很多人从这里记住了他——雷锋。1962年第六期的画报发表了一组专题《五好战士与红领巾》,再次对雷锋进行了宣传。对于一个普通战士连续宣传,这在画报历史上几乎是前无先例的,足见画报社对雷锋宣传的高度重视。据一些老记者回忆,那张人们非常熟悉的毛泽东阅读《解放军画报》的照片上,毛泽东正凝神阅读的就是这篇报道。”雷锋生前做梦都想见到毛主席的愿望,虽说没有实现,但毛主席的确在雷锋生前的19626月,在《解放军画报》上见到了雷锋的照片和事迹。历史就有这样的巧合。

毛泽东曾三次为雷锋题词。

19632月初,《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毛泽东仔细阅读之后,激动地踱着步子,深情地对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锋学习。”

罗瑞卿对总政治部领导说:“毛主席这样重视,我们还能不抓紧吗?”19632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及时发出通知,号召“全军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215,共青团中央向各级组织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

《中国青年》杂志社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雷锋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典型,应下大力宣传,讨论确定把《中国青年》1963年第5期和第6期合刊为“学习雷锋专辑”。讨论中思想修养组的副组长王江云提出,能否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大家认为,毛主席一向关心青年,《中国青年》又是他偏爱的一本杂志,于是决定写信恳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

据毛泽东秘书林克回忆,记得大约在19632月中旬的某一天,《中国青年》杂志准备出版一本学雷锋专辑,为此,该杂志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毛主席为学雷锋题词。当我接到这封信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住在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里。

当天,毛主席睡醒后,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我,主席醒了,我立即拿出已选好要批办、阅读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有《中国青年》杂志请毛主席题词的信,来到毛主席寝室。我在藤桌西边的一张椅子上坐下来,面对着毛主席,向他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重大的国际新闻,也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请他题词的信。

大约过了两三天,《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同志打电话到毛主席办公室,询问主席是否答应写题词。当时,我知道毛主席已经看过了《中国青年》杂志的信,但未做什么表示。我便如实告诉了他们。大约两天后,该杂志编辑部的同志又打电话来询问。我便将杂志编辑部的请求如实转告主席:《中国青年》杂志在31出版,能否请主席225号前写好,因为印刷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毛主席闻听,让我先拟几个题词供他参考。我回到办公室,思索了一番,拟了十来个题词,立即送给了他。我现在可以回忆其中几个题词的大致内容,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革命精神”,等等。

222,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我,主席让我去一下。我带着事先选好的文件资料匆匆来到毛主席的寝室。毛主席正穿着睡衣斜倚在床栏上看文件,看见我到了身旁,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他示意我坐下,从左半边床的书堆上拿起了一张信纸递给我。只见他在信纸上用毛笔书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潇洒飘逸的行草字。我为他拟的十来个题词,他一个也没用。

这时,他吸了一口香烟,从容地带着询问的目光问道:“你看行吗?”我爽朗地回答说:“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主席好像要解释为什么没有采用我拟的题词这一疑问似的,接着说道:“是嘛,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也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现在看来,毛主席的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学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

    毛主席谈完之后,林克便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告诉他们毛主席的题词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

    1963年3月2,《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学雷锋专辑”,首先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时还发表了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罗瑞卿、谢觉哉等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题诗和文章。毛主席的题词,因为排版时间来不及,是专门印成插页,夹在杂志的首页发行的。

    1963年3月5,《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泽东为雷锋题词的手迹。36,《解放军报》又首次刊登了刘少奇、周恩来(第二次)、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手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的公开发表,学雷锋活动很快就从军队面向全国各行各业,迅速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学雷锋热潮。

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办公桌的黑色大墨盒上,至今还摆放着一份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手迹件。右侧为:“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的题词手迹,左侧说明文字为:毛泽东同志196335“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题词就是在这里题写。毛主席在他的办公室里曾批阅过多少文件、报告、请示,书写过多少文章、书信、诗词、题词,恐怕中央办公厅也难以计数,单单把为雷锋的题词摆在其办公桌的显要位置,可见学雷锋活动非同一般,极不寻常。

有关毛泽东为雷锋的题词,现在人们见到的,是《中国青年》杂志和《人民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的题词。其实,毛泽东为雷锋的题词还有两份:一份是与公开发表工整、有力、传神的题词,内容、格式完全一致,只是字迹显得潦草些。这份题词,后来发表在《毛泽东手书全集》第二卷219页上。据后人分析,此题词与公开发表的题词,应是毛主席同时题写的,二者相比,送到《中国青年》杂志社公开发表的,应是更为工整、有力的一份。而第三份是毛主席1965830题写的,全文为:“学习白求恩,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一九六五年八月三十日。”

毛主席一生中,只为白求恩、刘胡兰、雷锋三人题过词,而对雷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足见雷锋在毛泽东心目中的沉重分量。

毛主席不但号召人民群众向雷锋同志学习,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向雷锋同志学习。

19635212日,毛泽东在杭州召集的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各大区书记参加的小型会议——杭州会议上,主要是讨论农村社教问题。西子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并没能引发毛泽东的诗兴,而周恩来向他推荐的雷锋日记却引出了他的一番感慨。11日,毛泽东在会上话锋一转谈到雷锋,他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看来此人是懂得一点哲学、懂得辩证法的。我们不要把哲学看得那么神秘,那么困难。雷锋那样年轻的同志,就懂得一点哲学。你们看了没有?希望你们都看看。我们要把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让它变成广大老百姓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他进一步指出,雷锋的日记中,有很多辩证法的观点和语言,比那些死读书的大学生的论文强多了。雷锋的哲学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为人民服务的丰富多彩的具体实践中来的!雷锋为群众办了那么多好事嘛!这一点是那些死读哲学书的大学生所无法比拟的。可见领袖的感慨中还透露出几分赞许。在座的领导同志跟着毛泽东几十年,很少听到过他对哪个人作出“懂得一点哲学”的评价。一个普通的士兵享受如此殊荣,使人们对这位士兵的认识更加深了一层。

(二)刘少奇题词,概括了雷锋这位英雄人物的典型特征。

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这份题词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刘少奇认定雷锋是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现在我们经常这样评价雷锋,就是由此而来;二是刘少奇认定雷锋精神是共产主义精神。

什么叫伟大?一说到伟大,人们就联想到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等词汇,如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事业、伟大的成就,等等。

什么叫平凡?平凡就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点点滴滴、实实在在。平平常常才是真,实实在在才是美。平凡孕育伟大,汗水浇灌成功。

平凡和伟大,看似是一对矛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安于平凡,热爱平凡,并不妨碍铸就伟大。我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涌现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都是出自平凡岗位,而当社会给他们戴上英模桂冠的时候,在那耀眼的光环后面,仍旧是平凡的人生。

把雷锋称为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把雷锋精神称为共产主义精神,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196359,刘少奇给女儿刘平平写了一封生日贺信,信中特别讲到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问题。这封贺信,让人警醒,发人深思。现全文转录如下。

祝贺你就要满14岁了,希望你的14岁生日过得有意义。

14岁后,在生理上就已成长为青年,在智力上也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我们希望你在满14岁以后,认真思考一下,你到底要做一名什么样的青年?

在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里,大多数青年都是有一定的社会主义觉悟的,但是仍有先进的青年一般的青年和落后的青年之分。整天想不费力气、不费脑筋,而又能吃得好些、穿得好些、玩得好些,看来似乎最讨便宜、最享福,但实际上这样的落后青年是最苦恼的。他们没有远大理想,不去关心别人,只知道吃穿玩乐,只知道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当前不会心情舒畅,将来也不会有前途的。他们经常处于苦闷和困惑中,在困难的复杂的阶级斗争环境中,在某些关键的时刻,这样的人就可能变为反对共产党、反对人民、反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坏分子。

我们认为根据你自幼受党的抚育和身体健康状况、智力条件等因素,你不应当安居于中游,不应当马马虎虎地度过你的青春时期,我们希望你能有决心做个进步的革命的青年,做个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雷锋式的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青年。这样,才能够真正继承革命先辈的伟大事业。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更是青年人的楷模。你要像雷锋那样刻苦学习,热爱劳动,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关心集体,关心国内外大事,并要注意锻炼身体,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将来党和人民需要你时,你就可以做好一切工作。当然要做到这些是会有许多困难的,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任劳任怨的精神。

雷锋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将自己的一切完全奉献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于建设祖国的事业,只要你有了这种精神,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就能为党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只要你真正做一名进步的革命的青年,永远听党的话,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管束自己,老师、同学和父母都会喜欢你的,党和人民也会喜欢你的。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意见是对的,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要以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应该时时刻刻用雷锋精神激励自己。团员们能做到的事,你都要做得到,自己做错了事,要勇于改正错误。这样,等你满15岁后,团组织就一定会欢迎你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的。我们的社会就会再增加一名有用的青年的!

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给自己刚刚14岁的孩子写这样一封信,是否讲了一篇大道理呢?我认为不是的。这封信值得每个年轻人认真学习思考,这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里使我想起著名学者、曾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同志,生前在为台湾地区出的一本书所写序言中说的一段话:

多年来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不是在大学学了哲学或政治课开始的,而是在中学时代,从十二三岁时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的积累、意志的培养平行前进,同步开展的。再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也是在中学时已经考虑过将来如何做人。……教育最终目的在于育人。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培养他成长,成长后反过来为社会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古今中外社会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对社会有用的人,不光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关心国家大事,除了专业分工以外,还要熟悉祖国的历史,对世界大势有所了解,对艺术欣赏,辨别美丑,对人间的善恶有判断的能力。要养成关心别人、帮助弱者、坚持真理的品格。这是一个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条件。

(三)周恩来题词,既是对雷锋精神的精辟概括,也是对雷锋精神形成的深刻诠释。

据当年的新华社驻辽宁分社军事记者佟希文、李健羽两位同志回忆,196327《人民日报》发表“雷锋事迹”和“雷锋日记摘抄”的当天晚上,周总理阅读了这两篇稿子。总理亲自给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打电话说,雷锋是个好战士啊,要估计到这个战士影响很大,需要很好地宣传这个典型。

周总理第一次为雷锋题词的内容是:“雷锋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

当周总理得知毛主席为雷锋题了词,就请秘书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社了解,之后周总理根据毛主席的题词内容又草拟了一份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总理的这一题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向雷锋学什么作了具体的阐述,进一步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解放军报》社原副社长兼总编辑室主任吕梁回忆,在周总理的题词即将见报前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解放军报的两位领导从中央军委礼堂带来电话讲,周总理正在这里参加晚会,总理说他为雷锋题词拟了四句话:“向雷锋同志学习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总理说他感到第四句还需要斟酌,希望能像前三句一样(憎爱、言行、公私)把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具体表达出来,要求军报的同志帮他推敲修改。因为时间紧急,要求一个小时内提出修改意见。大家想出了好几个修改方案,经过反复比较,感到都不理想,没有达到总理预期的要求。

周总理的第三次题词,是19651010题写的雷锋的一段名言:“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般  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录雷锋同志选句  周恩来”。周总理题词的内容与雷锋日记中的原文,虽说有所改动,但意思没有变。雷锋日记的原文是:“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963年的元宵节,周总理在北京文艺工作者的联欢会上,向全国文艺界发出要用文艺形式来歌颂雷锋的倡导。他说:“你们这些作家,应该大量地反映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东北有一个战士叫雷锋,他的事迹可以写一写”。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积极响应周总理的号召,仅用9天的时间就创作与排演了五幕八场话剧《雷锋》。经过4次大的修改,1963626《雷锋》剧组奉命启程进京汇报演出。周总理、陈毅、邓颖超观看了话剧《雷锋》。演出结束时,周总理、陈毅、邓颖超等领导高兴地走上舞台。周总理一面和演员握手一面说:“戏不错!这样的事能写成戏很不容易,你们写成了。本子不错,戏也演得好!”陈毅也连连说:“演得很好,很好!满有戏嘛!”

1963731,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怀仁堂观看了由沈阳军区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多幕话剧《雷锋》。在观看过程中,毛主席时而伏案沉思,时而开怀大笑,他和观众一起热烈鼓掌40多次。演出结束后,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同志走上舞台,并四下寻找“雷锋”,和雷锋的扮演者张玉敏同志亲切握手。

在这之前,1963330晚上,天全黑下来了,军事博物馆《雷锋同志模范事迹展览》的讲解员忙碌了一天,正准备关门离去。突然,一辆小车驶进院内,从车上走下来的竟是周总理。总理劳累了一天,连晚饭都没吃就赶来参观雷锋事迹展。讲解员考虑到总理工作繁忙,为了不多占用他的时间,只选用几条有影响的雷锋日记作介绍,可总理却指着那些没念的雷锋日记说:“你念,你念”。他一边听一边戴上眼镜,站在旁边仔细地看。讲解员有的地方念错了,总理便帮助纠正;辩认不清的字,总理就一字一句地琢磨,然后告诉讲解员。这个动人的情景,在以后军博雷锋事迹展厅里悬挂的巨幅照片上就可以看到:总理穿着灰色制服,笔直地站着,仰着面,神情专注地看着雷锋的大幅照片。

看完展览,周总理仍不愿离去,又提出要看看雷锋的日记原文,军博的同志赶快拿来雷锋日记的笔记本,总理翻到雷锋的最后一篇日记观看,是1962810(雷锋815就因公殉职)记下的,原文为:“今天,我认真学习了一段毛主席著作,其中有句话对我教育很深。主席教导我们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今后,我要更加珍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周总理看后合上雷锋的笔记本,这才匆匆离去

(四)邓小平题词,强调“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196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应《解放军报》社的请求为雷锋题了词,内容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这一题词,随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题词,一并独家发表在196336的《解放军报》上。

实事求是地说,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几件好事还是比较容易的,但要达到雷锋那样优秀的品德和崇高的风格,则是很困难的。邓小平同志强调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抓到了学习雷锋的要害之处,也是邓小平同志的高人之处。

爱默生说:“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荫。我们常常考虑的树荫,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达·芬奇说:“谁播种道德,谁就收获荣誉。”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莎士比亚说:“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1975714,邓小平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全面部署军队的整顿工作。面对全军高级将领,这位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讲到军队在“文革”中出现的问题时,出人意料地举了一个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段子:“过去军队同志坐公共汽车,向来是给老人、带娃娃的妇女让座的,现在有的不让了。有个战士坐车,一位妇女抱着娃娃,他不让座,娃娃哭了他也不理。旁边有位老人说,雷锋叔叔不在了”。

会上有人笑了,邓小平不仅没有笑,而且神情庄重地告诫在座的将领们:“从这个事情上是可以看出问题的,我们军队在这方面本来有很好的传统。现在,不讲团结,不讲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少有某种程度的丧失。”

邓小平停了一下,手指激动地点着,“有的人发展到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丢掉了。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如果认为这些都无关重要,没有警觉,那是危险的。”

当时在场的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暗暗敬佩,邓小平同志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事隔14年后,李德生回忆说:小平同志讲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笑话,我们这些老同志听了心里很沉重。小平同志讲雷锋,讲的是为人民服务这面旗,举的是我军光荣传统这面旗。

许多部队借着东风重新提出了“学雷锋树新风”的口号,车站、码头、公共汽车上又出现了“雷锋”的身影。

当邓小平1977年再次站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时,他又讲到了雷锋。1228,他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说:“一九七五年我讲到‘雷锋叔叔不在了’,‘四人帮’对此大肆攻击、污蔑,其实这不是我的话,是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讲‘雷锋叔叔不在了’,说明当时的政治工作放松了。”

1978年之后,邓小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开展学雷锋活动,无疑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邓小平对学雷锋活动的高度重视。

198335,为更好地促进学雷锋活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重新刊登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叶剑英、邓小平、陈云、董必武等为雷锋题词的手迹。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了“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二十周年大会”。之后,全国学雷锋活动再次掀起热潮,形成了一种时代造就雷锋、社会呼唤雷锋、人民需要雷锋的强大声势。

(五)江泽民题词和讲话,指出了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

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十分注重对雷锋同志的学习和宣传。他上任不久,就于1990221为雷锋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

在江泽民的带领下,中央领导集体成员都相继为雷锋题了词。199035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27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发表了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等为雷锋的题词。

19903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三届六中全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中有一句话:“全体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雷锋”。在党中央全会的决定中强调学雷锋,这是第一次。

1990929,正在辽宁考察工作的江泽民,专程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在这里,他详细地观看了雷锋事迹陈列馆各展室,并亲笔为抚顺雷锋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还提议和前来陪同的各级领导一起,在雷锋墓前默哀、三鞠躬,追思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与此同时,江总书记亲切接见了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干部和“雷锋班”全体战士,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天有机会和雷锋生前所在团的干部战士见面,我非常高兴。出现雷锋这样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不仅是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光荣。”

接着,他又强调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学习雷锋,要有一定的活动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抓住实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因此,一定要继续在全国开展学雷锋的活动,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9913月,江泽民到湖南考察工作。16日,他在百忙中来到雷锋的故乡——望城县雷锋镇,参观湖南雷锋纪念馆,又亲笔留言并题写了“雷锋纪念馆”馆名。

199112181218是雷锋同志的生日),江泽民到福建考察工作,特意来到厦门的武警部队,接见了鼓浪屿好八连官兵,并题词:“弘扬雷锋精神,建设保卫特区。”

1992928,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在雷锋生前所在团的驻地抚顺市顺城区落成。江泽民再次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19933月,根据军委和总政的指示,摄制了反映全军30年学雷锋历史和丰硕成果的五集电视系列专题片《时代颂歌》。江泽民亲笔题写了《时代颂歌》的片名,这在电视系列专题片里是很少见到的。

(六)胡锦涛讲话,指出了雷锋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199334,由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教委、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三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江泽民、刘华清、胡锦涛、丁关根、李铁映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受表彰的学雷锋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带头弘扬雷锋精神,把学习雷锋的活动推向深入,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胡锦涛在大会上讲话,他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在学雷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他说:“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

去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会议所作的决定中,专门写了这样一段话:“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不多不少,是22个字,正好和雷锋的年龄22岁是同一个数字。平均一岁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留下一个字,雷锋不容易啊,太伟大了!

在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中,他又讲了这样一段话:“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胡锦涛同志没有为雷锋题过词,但他的重要讲话,无疑对开展学雷锋活动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在讲了党和国家的几代主要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和讲话之后,有必要再讲讲其他领导人为雷锋所写的诗词。

1963220,大文豪、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同志,为雷锋写了一首长诗,共13段,52行,诗名为《一把劈断昆仑的宝剑》,开头四句为:“雷锋,一把劈断昆仑的宝剑;他虽然只活了二十二年,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坎里,他的声音永远在空中回旋。”诗句中,郭沫若对22岁的雷锋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时间仅仅过了一天,诗兴大发的郭沫若,又写了一首《满红红·赞雷锋》的词,共有八句:“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平地起,电光石火,一声霹雳。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牧猪童,身世本平凡,真奇迹。理安在?毛选集。窍安在?忠党业。大海中,一滴水珠洋溢。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心皎洁。日记抄,字字出心头,言行一。”

我特别赞赏老一代革命家谢觉哉同志为雷锋所写的诗篇,现节录如下:

轻轻的年龄,

平平的事迹,

短短的记述,

滚出了革命战士的火球,

任何恶浊碰着就要被焚毁,

任何黑暗触着就要被照亮。

开出了共产主义的花朵,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

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

雷锋读的书不比别人多,

但读一句懂一句,融化在自己的骨髓里面。

雷锋同志年纪轻轻,做的工作不多,

但他具备了共产主义的品质,有了建设共产主义事业的本领。

雷锋同志要求自己极严,一丝一毫不肯放过。

雷锋同志每天写自己的历史,要在自己的历史里放进新的东西。

所有革命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应该每天在自己的历史里放进新的东西。

…………

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

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谢老的诗篇充满着哲理,我们要特别记住他最后这两句充满哲理的话语。

还有一位诗人写道:

他不是将军,

却立下了无数功勋;

他不是文豪,

却写下了不朽的诗文。

他如此平凡,

如此年轻,

像一滴小小的春雨,

却渗透亿万人的心。

 

是的,雷锋的一生只有22年,他只有6年多的工作经历,中士军衔,班长职务,两年零8个月的军龄。他的足迹所至,也只是由家乡的湖南望城到第二故乡辽宁抚顺,加上其间曾经短暂工作过的营口、鞍山和辽阳的弓长岭。然而就在这有限的时空当中,他却用平凡的累积,彰显了生命的要义;用人性的光辉,给世间增添了温情。他把忠诚、善良、无私、敬业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全人类共有的道德价值演绎到了极致。由此,他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由衷的爱戴和崇敬。

总之,自从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50年来,雷锋的事迹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向上,激励无数的人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雷锋事迹和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中影响如此之大、之广、之深、之久,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两个节日:一个是清明节,一个是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的主题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是中国唯一的诗人节日。对此,我就不多讲了。

我重点说说清明节的来历。

要清楚清明节的起源,必须先从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因纪念春秋时期忠孝节义名臣介子推而设,它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比端午节早200年历史。

自东汉周斐《汝南先贤传》始,就明确记载民间已将介子推故事与禁火习俗相提并论。其曰:“介子推以三月三日自燔,后成禁火之俗。”西晋孙楚《北堂书钞·祭介子推文》曰:“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其至先后一月。”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一度追随晋献公的公子重耳流亡他乡,在外19年。其间,介子推在重耳饿极之时,悄悄割下自己的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知后感动莫名。后来,重耳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却在封赏群臣时,落下了介子推。功不言禄、洁身自好的介子推偕母出走,隐居介休绵山山中。晋文公悔悟后上绵山寻访,求之不出,无奈之中放火烧山,想逼他偕母出山。但是狐偃、赵衰这两个也曾经随重耳逃亡的大臣,自知自己的功劳比不上介子推,暗中使人四面举火,最终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上。晋文公追悔莫及。

据传介子推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悲痛欲绝,于是将烧焦的树干做成木屐,“朝夕相随,终身不离。”第二年还孝服登山祭奠介子推,见柳树死而复生,绿枝千条,于是折柳枝戴于头上,并赐该柳树为“清明柳”,定清明为清明节。同时还下令晋国官民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只吃冷食,禁火寒食于是相沿成习。

我和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前几年曾一起登上绵山,瞻仰介子推遗迹,聆听介子推传说。深为介子推忠孝节义、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所感动。

由此我想,每年的35,我们也应该像清明节纪念介子推、端午节纪念屈原那样,纪念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而且我建议,把每年的35,定为 “好人节”。

 

作者系总参谋部原兵种部政委、少将

写于2012年国庆节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6

邮编:100851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6号

版权所有 田永清将军网  备案编号: